日常生活

紅肉是什麼?吃多了不好?如何分辨紅肉與白肉

「紅肉不可以吃太多!」相信點進這篇文章的你/妳,是否常常聽到這樣的話呢?雖然常常聽到身邊的人說不要太常吃,但實際上也不太確定為什麼,就讓Wego編編幫你科普一下紅肉的小知識吧!

紅肉是什麼?

紅肉指的是烹調前呈現紅色的肉類,主要來自哺乳動物,如牛、豬、羊等。這些肉類之所以呈現紅色,是因為其中含有較高的肌紅蛋白,這是一種負責將氧氣傳送至肌肉的蛋白質。日常生活中,我們常見的紅肉包括牛排、豬排、羊排等。

紅肉有哪些好處?

  • 鐵質豐富:紅肉中的鐵質含量高,有助於預防貧血,特別適合孕婦和經常感到疲倦的人。
  • 蛋白質來源:紅肉提供優質蛋白質,有助於肌肉生長和修復。
  • 礦物質與維生素:紅肉富含鋅、硒、維生素B12和B6等,有助於增強免疫力和維持神經系統健康。

紅肉吃多了有哪些副作用?

  • 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:紅肉中的飽和脂肪和膽固醇含量較高,過量攝取可能導致血脂上升,增加心臟病風險。
  • 可能增加某些癌症風險:吃太多的紅肉可能與大腸癌等癌症風險增加有關。
  • 肥胖風險:紅肉的熱量較高,過量食用可能導致體重增加。
Wego微果-紅肉是什麼?

紅肉與白肉的差異

  • 顏色:紅肉在生時呈紅色,白肉則呈淺粉紅色或白色。
  • 肌紅蛋白含量:紅肉的肌紅蛋白含量較高,因此顏色較深;白肉則相對較低。
  • 脂肪含量:紅肉通常含有較高的飽和脂肪,而白肉(如雞肉、魚肉)則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。
  • 營養成分:紅肉富含鐵、鋅等礦物質,白肉則提供優質蛋白質且熱量較低。

如何分辨紅肉與白肉?

  • 看顏色:生肉時,紅肉呈紅色,白肉則呈淺色。
  • 動物種類:一般來說,四隻腳的哺乳動物(如牛、豬、羊)屬於紅肉;兩隻腳的禽類(如雞、鴨)和魚類則屬於白肉。

紅肉V.S白肉的懶人包表格

項目 紅肉 白肉
來源 牛、豬、羊等哺乳動物 雞、鴨、魚等禽類和水產
顏色 生時呈紅色 生時呈淺粉紅色或白色
肌紅蛋白含量
脂肪類型 飽和脂肪較高 不飽和脂肪較高
營養成分 富含鐵、鋅、維生素B12等 富含優質蛋白質,熱量較低
健康風險 過量攝取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風險 相對風險較低,但仍需適量攝取

總而言之,紅肉和白肉各有其營養價值和風險。在日常飲食中,不是只有紅肉吃太多才會,所有的食物都建議均衡攝取,適量為宜,並搭配多樣化的食物,以維持身體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