運動知識

【2024最新】為何會肌肉酸痛?原因、舒緩、迷思破解

Wego微果-肌肉酸痛

對於許多剛開始健身或嘗試新運動的初學者來說,肌肉酸痛是一種滿困擾的狀況,有時候會酸到甚至無法做特定的日常動作,這種酸痛不禁會讓人懷疑:「我是不是受傷了?」「這樣的疼痛是好事嗎?」雖然說肌肉酸痛是身體適應運動的正常反應,但如果是拉傷的痛,那就是另一回事了。就讓Wego編編帶你來看看如何分辨肌肉酸痛與舒緩吧!

肌肉酸痛有哪三大主要原因?

  1. 延遲性肌肉酸痛(DOMS): 延遲性肌肉酸痛是一種常見的現象,尤其在新手健身或開始一個新訓練計畫時更為明顯。這種疼痛通常在運動後的24至48小時內出現,主要是因為肌肉在運動過程中經歷了「離心收縮」(即肌肉在受力時延伸的過程),導致肌肉纖維的微小撕裂,進而產生酸痛感。
  2. 嘗試新的運動模式: 當你嘗試新運動或動作時,例如從未嘗試過的訓練重量、長跑或是瑜伽,又或是一陣子沒動突然出現激烈運動、肌肉在適應新的動作模式時,會受到比以往更多的刺激。因此,不同肌群可能會出現明顯的酸痛感。
  3. 肌肉疲勞與乳酸堆積: 當進行高強度運動時,肌肉會消耗大量的能量,隨之產生乳酸。如果身體無法及時代謝這些乳酸,就可能會導致短暫的酸痛感。不過乳酸堆積的酸痛感比較短暫,比延遲性肌肉酸痛還要快消失。

健身後的肌肉酸痛迷思破解

我們常常在健身後會認為說肌肉酸痛才是有訓練到的表現,如果沒有酸痛代表今天練得不夠徹底,甚至將酸痛程度與訓練效果劃上等號。但事實上肌肉酸痛並不一定代表肌肉有被破壞正在增長當中,只能肌肉有經過超負荷,與肌肉的修復與增長並無直接關聯。

有些人會把肌肉酸痛當作是一個訓練指標,但其實只要肌肉習慣訓練,酸痛的感覺是會隨著時間慢慢下降的,不管是任何訓練模式都是一樣的,跑步、健身等等。想要讓訓練變得有效,應該回到原本的菜單上是否有漸進式的加強,以及訓練強度、品質,才是進步的關鍵。

肌肉酸痛 V.S 肌肉拉傷

辨別肌肉酸痛和肌肉拉傷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。延遲性肌肉酸痛通常在運動後的第二天或第三天會最酸,再來就會慢慢消退,但如果你的酸痛感一直沒有消去,甚至轉變成疼痛,那就可能是肌肉拉傷了,疼痛部位容易呈現劇烈的刺痛感,可能伴隨著局部腫脹或瘀青。

如果簡單判斷自己是否受傷了:可以做一些疼痛肌群簡單的活動,如果會感到較難發力且有很強烈的腫脹感,建議詢問專業醫師與休息恢復。

Wego編編根據網路上的專業資料,幫你整理了以下的表格,讓你更快速分辨自己的狀況。

特徵

肌肉酸痛

肌肉拉傷

疼痛出現時間 運動後的24-48小時內出現 運動時或運動後立即出現
疼痛感 鈍痛、範圍廣泛 劇烈的刺痛、局部
持續時間 幾天內逐漸消退 持續數天至數週
疼痛範圍 整片肌肉區域 局部、明顯的區域
伴隨症狀 通常沒有腫脹或瘀青 可能伴隨腫脹或瘀青
處理方法 休息、冰敷、輕度運動 立即停止運動、冰敷、就醫

如何舒緩和預防肌肉酸痛?

  1. 慢慢增加運動強度: 初學者在開始健身時,應避免過度高強度訓練。循序漸進地增加運動量和強度,讓肌肉有時間適應新的負荷,可以有效減少肌肉酸痛的發生。
  2. 運動後記得冷熱敷: 在運動結束後的初期進行冰敷,有助於減少肌肉發炎狀況。過2-3天後再使用熱敷,可以促進血液循環,幫助肌肉恢復。
  3. 進行適度的伸展與按摩: 運動後進行輕柔的伸展和放鬆活動(Wego編編會做瑜伽或簡單的拉筋動作)有助於肌肉的恢復。按摩則可以幫助減輕緊繃感,尤其是針對特定肌群的深層按摩,有助於舒緩酸痛。
  4. 保持水分與營養補充: 充足的水分和電解質有助於肌肉的正常運作和修復。運動後,攝取富含蛋白質和抗氧化物的食物(如雞胸肉、堅果、蔬菜)也能促進肌肉的恢復。
  5. 輕度活動與恢復訓練: 在肌肉酸痛的狀況下,進行低強度活動(如輕鬆散步、慢跑或低負荷的重量訓練)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,加速酸痛的消退。此外,也可以使用舒緩肌肉專用的滾輪,也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自我按摩方式。